-
关怀助学点燃希望 圆梦行动传递温暖2022-01-052021年12月30日,中华儿慈会圆梦项目携手郑州关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我为群众办实事” 走进河南农业大学助学金发放仪式在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河南农业大学校友联络办公室主任、校友会秘书长张倩华,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牛青杨书记,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马恒运院长,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方芳副书记,郑州关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朝林一行及受资助学生等共同出席了助学金发放仪式。首先,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牛青杨书记发表讲话并对此次捐助行为表示感谢,学校希望受到资助的同学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常怀感恩之情,并把感恩之情转化为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动力,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更好地造福家乡、服务社会。郑州关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尹朝林先生表示,郑州关怀网络科技不负 “传递健康,传递祝福,传递爱” 的使命,始终坚持以高质量产品、高水平服务和 “共创、共享、共赢” 的 “利他” 经营理念赢得市场,促进行业高效发展,努力造福社会。公司整体商业模式服务于国家战略,在用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产业链各方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努力尽到一个企业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不忘回报社会。此次联合中华儿慈会圆梦项目启动的爱心助学项目——助力困难儿童上学路,旨在为品学兼优的在校经济困难学生送去助学金,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自己的求学梦想。他在讲话中勉励学生们既要树立仰望星空的远大理想,同时还要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发奋学习,不断增强本领,不断的取得成功,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用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尹朝林先生同时表示,未来公司还将本着肩负回馈社会的责任心,竭尽所能投身于更多的公益活动当中。郑州关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中杰先生寄语学生,希望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断突破自我,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发展尽责,同时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
中华儿慈会圆梦基金携手丝路之友助力公益理念传播2022-01-052021年12月29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圆梦项目组与北京丝路之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丝路之友”)在中华儿慈会举行了捐赠签约仪式。中华儿慈会成长发展部主任靳剑惠,中华儿慈会圆梦管委会主任冯昌栋,丝路之友总经理、联合创始人吴冰,联合创始人张钢等参加了本次活动。中华儿慈会圆梦管委会主任冯昌栋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华儿慈会的公益理念及圆梦项目的发展历程,他表示,“户外广告作为一种依托于公共场所的信息载体,蕴含着巨大的社会传播力量和公共服务价值。其广覆盖,强到达,视觉效果极佳的特点,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因此,户外广告在实现自身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应当具备服务社会的意识,一块闪亮的屏幕或一个矗立的大牌,也许就能为身处困境中的人带来更多希望和帮助。非常感谢丝路之友的爱心善举,期待未来更深入的合作,共同助力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丝路之友总经理、联合创始人吴冰表示,丝路之友以楼宇数字屏资源优势,构建起“中国医疗机构广告联播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准的营销传播解决方案,提供效果最大化的传播支持。同时,“我们以把公益融入核心生活场景,让爱更出圈为理念,积极同社会各界展开联合宣传。”启动仪式上,靳剑惠主任为爱心企业授牌并颁发了“爱心企业”荣誉证书。活动现场,冯昌栋主任与丝路之友吴冰总经理进行了合作签约,对丝路之友的爱心善举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对其在公益方面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仪式,丝路之友共向中华儿慈会圆梦项目捐赠了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北院区(原302医院)、南院区(原307医院)共计63个广告点位。未来,双方将携手与众多合作企业一起,提升公益宣传影响力,弘扬社会公益理念,推动公益广告宣传融入生活。 -
中华儿慈会圆梦基金携手山东竞体助力青少年体育公益事业发展2022-01-052022年1月4日,中华儿慈会圆梦基金与山东省竞体体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竞体”)捐赠签约仪式在中华儿慈会会议室举行。中华儿慈会成长发展部主任靳剑惠,圆梦管委会主任冯昌栋,圆梦之行计划项目主任毛华,成长发展部葛书然,圆梦爱心大使、举重世界冠军王国锦等爱心代表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左:中华儿慈会圆梦管委会主任冯昌栋,右:圆梦公益大使举重世界冠军、王国锦)中华儿慈会圆梦管委会主任冯昌栋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社会公益都是社会三次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公益作为社会公益的重要内容,在通过体育力量促进社会公平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希望通过体育公益,汇聚各类体育公益组织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提高分配效率,强化各类型主体协同,加强与社会的连接,增进社会信任,推动社会更好发展。”圆梦爱心大使王国锦表示,他将号召更多的体育健儿投入公益事业,圆梦公益大使们将根据自身专项特长,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专业体育培训机会,积极推进惠及青少年的体育公益事业发展。活动中,中华儿慈会成长发展部主任靳剑惠为爱心企业颁发了荣誉证书。据悉,山东竞体共向中华儿慈会圆梦之行项目捐赠18万元善款,用于支持青少年体育公益事业发展。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今后,中华儿慈会将携手山东竞体通过体育公益培训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健全体魄、培养顽强拼搏之品格,营造全社会积极健康的体育公益氛围,助力体育强国梦的实现。 -
中华儿慈会圆梦基金“儿童友好行动”签约仪式在京举行2022-01-042021年12月31日,中华儿慈会圆梦基金与北京儿影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中华儿慈会“儿童友好行动”项目签约仪式在中华儿慈会会议室举行。中华儿慈会成长发展部主任靳剑惠,圆梦管委会主任冯昌栋,成长发展部葛书然,北京视协制片人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短视频工委会常务理事、北京儿影集团总裁章文涛,亚洲影响力盛典总导演 王美淳、北京儿影集团副总裁李洪滨、办公室主任郑志强等爱心代表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为落实国家发改委联合22部委《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华儿慈会圆梦基金联合北京儿影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儿童友好行动”公益项目。中华儿慈会圆梦管委会主任冯昌栋在致辞中表示,慈善是一种善心付出,慈善是大爱,慈善事业更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章文涛表示,北京儿影集团将继续在公益领域不断深耕,持续加强与中华儿慈会的合作,通过儿童友好行动,切实为教育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学生和老师、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有效帮助。聘任章文涛为中华儿慈会儿童友好行动项目主任聘任梁宇为中华儿慈会儿童友好行动项目副主任聘任郑志强为中华儿慈会儿童友好行动项目副主任“儿童友好行动”旨在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关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加强儿童权利保障,拓展儿童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发展环境,全面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让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让广大儿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华儿慈会是2010年成立的具有民间性质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通过募集社会资金,开辟民间救助通道,对社会上无人监管抚养的孤儿、流浪儿童、辍学学生、问题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等进行救助。中华儿慈会圆梦项目主要针对英烈后代及困境少年儿童心理、医疗、助学、生活(资金和物品)、技能五个方面展开救助工作,并组织开展或参与公益演唱会、公益电影拍摄等活动,通过媒体传播等方式,让社会感知温暖,了解慈善,唤醒每个人的善念,爱在人间,圆梦童行。
-
严正声明2021-12-29 -
《异性交往》主题心理课,开课了!2021-12-272021年12月,中华儿慈会与心灵放映室,牵手北京行知实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课教学督导活动。01出席嘉宾本次活动由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主办,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和北京九台公益基金会支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提供技术指导。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成长发展部主任靳剑惠、北京九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孔周周、桥爱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代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博士王金凤、中科院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副秘书长王蔺、北京行知实验学校在校教师及爱心志愿者们出席了此次活动。参与活动人员合影02心灵放映室今年9月,心灵放映室项目正式落地北京行知实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正式针对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开始授课。转眼三个月时间已过,截至2021年11月,已开展教师培训1次,累计受益学生714人次。03主题心理课本次督导活动课程展示环节由北京行知实验学校李老师为大家带来《异性交往》的主题心理课。课程针对步入青春期的六年级学生,巧妙地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还原了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异性交往的三种情景。结合情景案例和心灵放映室心理课教材,引导同学们思考中小学生日常交往的原则及应该如何正常健康交往,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异性交往情景剧04教学督导为提升行知实验学校老师们的心理课专业技能,课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博士王金凤、中科院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副秘书长王蔺对老师们进行了督导。专家们对行知实验学校李老师的课程表示了认可。相较于九月份刚刚接触心理课时的生疏,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水平逐渐得到提升,授课节奏有条不紊,学生们也纷纷踊跃参与。教学相长,在师生的身上都能看到整体的进步,令人耳目一新。王金凤老师表示,心理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心理课眼中看到的是个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看法,说自己想说的话。王蔺老师也对课程进行了点评,叮嘱老师们要接纳孩子真正的感受,跟上孩子的发展,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王金凤老师在进行现场督导王蔺老师在进行现场督导课程督导环节李老师讲述课程设计过程北京行知实验学校是一所打工子弟小学,在校学生306人,孩子们亟需心理陪伴,校内却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心灵放映室项目落地之初,老师们面对心理课经常犯难,不知如何上,也怕上不好,授课过程中常出现紧张情绪。经过教师培训和心理示范课的学习,行知实验学校的心理课程已进入常态化,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和班级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心理健康课的内容,尝试让原有的心理健康课程更贴合学生的需要。目前,心理健康课已逐渐纳入日常课程表中,成为了日常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