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还是开车?
手洗还是机洗?
空调开26℃还是24℃?
这些生活的小细节
却是影响温室气体排放
应对极端天气、海洋暖化
冰川融化等现象的关键
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一股强劲的“低碳”之风席卷全国。今天是第九个全国低碳日。今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低碳生活,绿建未来”,意在提升全社会节能意识和节能能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全国低碳日的由来
2012年9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将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旨在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2013年6月6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召开媒体通气会,确定2013年6月17日为首个“全国低碳日”。
不出门就不会有碳足迹吗?
碳足迹是指个人或企业的碳消耗量。碳足迹中的“碳”,是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比如石油、煤炭、木材等,自然资源消耗得越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越多,温室效应也就越明显。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即使你宅在家不出门,在网购、烹调食物、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碳足迹。厨余是容易被忽略的气候变化元凶。全球而言,厨余占所有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约8%,我们日常都可以为减碳出一分力,例如源头惜食减废、精细消费,以及将厨余转废为能等。
今天,你“低碳”了吗?
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低碳生活要求人们树立全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生活将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せ肪车闹匾揪?。
在减少碳足迹以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可以探求更多发挥空间并且必须从减少浪费和节能等生活习惯做起。让我们从以下12个生活细节,来感受低碳生活的魅力。
01
空调调高一度
只要把空调调高一摄氏度
全国每年节电33亿度
另外,降低室内外温差
也减少了患感冒的几率
02
选用节能空调
省电并能做到同样的制冷效果
全国的家庭都用它
每年可以节约用电33亿度
相当于少建一个6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
还能减排温室气体330万吨
03
用节能灯
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
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
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
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
节约的电量相当于
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04
电视屏幕再暗一点
电视屏幕太亮
不但缩短电视机的寿命
调成中等亮度
既能省电又能?;な恿?/p>
中国目前有3亿台电视
仅调暗亮度这一个小动作
每年就可以省电50亿度
05
用完电器拔插头(或开关)
按下遥控器并不是彻底关机
其实它还在耗电
只有将电源拔下
它才彻底不耗电(或开关)
如果人人坚持
全国每年省电180亿度
06
节能型冰箱
一台268L的节能型冰箱
在寿命期内可节省电费2000元左右
07
煮饭提前淘米
煮饭前先把米浸泡10分钟
然后再用电饭锅煮
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
节电约10%
每户每年可因此省电4.5度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千克
如果全国1.8亿户城镇家庭都这么做
那么每年可省电8亿度
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
08
无纸办公效果好
多用电子邮件
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如果全国的机关
学校、企业都采用电子办公
每年减少的纸张消耗在100万吨以上
节省造纸所消耗的
能源达100多万吨标准煤
09
多乘公车出行
多乘坐公交车、地铁出行
不但能避开拥堵
而且节能效果相当明显
按照在市区同样运送100名乘客计算
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轿车相比
道路占用长度仅为后者的1/10
油耗约为后者的1/6
排放的有害气体更可低至后者的1/16
10
少量的衣服用手洗
如果每月用手洗代替一次机洗
每台洗衣机每年
可节能约1.4千克标准煤
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6千克
如果全国1.9亿台洗衣机
都因此每月少用一次
那么每年可节能约26万吨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碳68.4万吨
11
减少粮食浪费
少浪费0.5千克粮食
可节能约0.18千克标准煤
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
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
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
每年可节能约24.1万吨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
12
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
尽管少生产1个塑料袋
只能节能约0.04克标准煤
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1克
但由于塑料袋日常用量极大
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
那么每年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
低碳生活,人人有责,你我先行,共建共享。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碳足迹,提醒自己尽量做到减碳,以实际行动参与生态环境?;?,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关于我们 About Us
中华儿慈会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专项基金成立于2019年,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发起成立,也是全国首个专注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重点专项基金。其主要以“青少年生态环境知识普及”为宗旨,坚持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增强生态环境?;ひ馐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