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5日上午9点半,中华儿慈会召开了“童缘”资助项目专家研讨会。中华儿慈会理事长魏久明、副秘书长赵武军、项目部副部长李新民、财务总监舒伟红、办公室副主任卫中、传播部部长助理姜莹,专家组成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院长陆士桢、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玉荣、北师大NGO研究中心主任陶传进、赠予亚洲中国项目总监肖蓉、北京瑞森德顾问管理公司总裁段德峰等人参加了会议。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魏久明首先总结了“童缘”项目三期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会议需要讨论评估的问题。“童缘”项目负责人李新民对“童缘”三期的实施情况做了介绍。
北京瑞森德企业社会责任机构总裁段德峰介绍了“童缘”一期评估情况,认为概括起来说,“童缘”的推出(1)有助于中国整个慈善生态环境的优化;(2)与传统基金会不同的是,儿慈会“童缘”项目的入门门槛较低,可以为更多组织提供参与的机会;(3)“童缘”项目确确实实资助了一批优秀的组织,促进了他们的快速成长。
同时,他提出了“童缘”所面临的一些挑战:(1)中国公益环境并不十分成熟,人才等资源配套不足;(2)除资金资助外,“童缘”如何提升民间公益组织从事慈善的能力,促进组织透明度;(3)不断完善审批、拨款的流程;(4)如何加强童盟成员间的联系,使得童盟更加有活力;(5)建议在200多家“童缘”资助项目中筛选出民间公益组织典范,使得一些细致的问题可以得到公众关注,从而有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以及“童缘”社会影响力的扩大。
赠予亚洲中国项目总监肖蓉建议“童缘”制定五年至十年的战略规划,做好机制与程序的调整,反思“童缘”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院长陆士桢强调,要确定“童缘”的指导原则、价值追求等基本理念。首先,“童缘”要以弱势儿童需求为导向,坚持民间性和草根性,民间资金要有科学的管理机制。其次,“童缘”的服务范畴要更加清晰,有重点地开展工作,通过主打项目扩大影响力。再次,“童缘”应对资助组织进行进一步分析归类,把握资助项目的优势及劣势,适当要求资助项目给予反馈。最后,要加强“童缘”整体机制的建设,包括评估、课题研究等。
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玉荣针对“童缘”项目具体运作发表了自己看法,并建议“童缘”形成规范的管理以及严格的监督考察办法。
北师大NGO研究中心主任陶传进强调了对儿童真正需求的认识,真正提升民间公益组织的专业性,建设自身核心价值的重要性。
会议最后,魏理事长对专家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强调“童缘”发展的三个侧重点:(1)加强与媒体的合作,让公益活动成为大家的活动;(2)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3)把公益事业办成社会企业。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