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传承在行动”——暨中华儿慈会文教发展计划非遗项目公益直播活动2022-09-2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ご泄ぷ?,习近平总书记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做好新时代非遗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非遗?;ご泄ぷ鞯於崾捣苫。?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指明目标方向。根据此政策背景及社会需求,2022年9月25日,中华儿慈会文化体育部文教发展计划联合百艺工坊,开展“非遗传承在行动”主题直播活动,倡导、普及非遗相关知识,阐述非遗公益项目内容,同时号召社会更多机构、人士一起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新生代力量明白非遗文化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进一步为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积淀力量。本次直播嘉宾: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文化体育部主任邢榆煊中国非遗?;ば岱且沤逃芯恐行闹魅畏胛缟僖展し唬ū本┛萍嘉幕邢薰酒放撇烤碚庞┌僖展し唬ū本┛萍嘉幕邢薰竟ひ彰朗跎杓剖φ泡姹敬沃辈ピ谥谢然峁俜蕉兑羝教?,直播间内反响热烈,最终获得1835名观看人数、1.3万次点赞量。直播现场01中华儿慈会文化体育部“文教发展计划”品牌项目中华儿慈会文化体育部主任邢榆煊向大家介绍“文教发展计划”?!拔慕谭⒄辜苹笔侵谢然嵛幕逵客瞥龅乃拇笃放葡钅恐?,面向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此次活动以推动传统文化发展为己任,以传播非遗技艺为核心,联动多名非遗传承人及新生代非遗教师打造一个集资源支持、专业引导、行业扶持的特色项目,精准地补充了国家相关政策下非遗文化的发展需求。同时,我们诚挚邀请更多爱心企业与爱心机构的加入,共同助力青少年儿童文化教育的发展。02非遗文化知识科普与作品讲解百艺工坊(北京)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工艺美术设计师张萱介绍了自己从事非遗事业的初心。张萱老师表示,“我是设计学专业毕业,因为热爱传统文化,热爱手工艺品,所以在毕业后选择这份职业,从事非遗课程设计已有五年时间,致力于让更多的孩子了解非遗技艺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能为之自豪,继而传承、创新与发扬光大。”随后,张萱老师给大家科普了非遗知识,现我国国家级非遗项目共计1557项,分十大门类,3610个子项目,分五批录入。我们主要从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两大门类入手,将部分项目进行转换。03非遗传统文化—掐丝工艺讲解直播现场,张萱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制作简易版冷珐琅作品的步骤及操作要点。北京景泰蓝技艺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故名“景泰蓝”。其技艺是用铜作胎,将细铜丝轧扁后以手工制成各种图案,掐、焊、贴在胎体上,再施珐琅釉料,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最后制作出成品。04非遗知识对学生的影响中国非遗?;ば?、非遗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冯午生老师为大家讲解了非遗知识对孩子未来的深远影响。他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凝结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与技艺?!澳壳?,大部分的学校都将非遗课程作为了学科教育的补充教学内容。将非遗与学科教育相结合,用非遗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与设计能力?!叭梅且盼幕呓嗌倌甑男闹?,让孩子们从小就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已经成为一项意义深远的重要事业。05百艺工坊公益理念百艺工坊(北京)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品牌部经理张迎雪向大家介绍了百艺工坊的公益理念。百艺工坊作为国内传统手工艺少儿文创教育品牌企业,也是国内一家打通教育端和商业端的少儿文创品牌企业。目前,产品已经遍布全国五千多家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其品牌形象也已遍布全国上百个城市,每年有近百万名儿童接受其传统手工艺教育。百艺工坊秉承着“以匠心·致未来”的品牌使命,坚持表里如一,所行即所知。百艺工坊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将非遗活动材料包捐赠到偏远地区,让乡村的孩子们也能学习非遗知识,体验非遗手工,更好地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百艺工坊希望将百种工艺,传承到千家万户。///结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传承,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首先要从青少年抓起。中华儿慈会文化体育部“文教发展计划”将联动更多非遗机构与爱心企业,开展青少年文化科普教育,推动文化教育活动进校园,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引领作用,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非遗、重视非遗、爱上非遗,将博大精深的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真正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从而促进非遗的可持续传承和发展。项目合作联系电话010-88851687-2190 邢女士010-88851687-2191 李女士邮箱xingxing@ccafc.org.cn 邢女士lisisi@ccafc.org.cn 李女士我们是谁中华儿慈会文化体育部致力于全国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及精神文化培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促进体育强国建设。从文教发展、 美育中国、体教融合、公益影视等方面,开展推动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益活动。
-
志愿者回访 | 治愈小家入住患儿自述:我的童年,在与病魔作斗争2022-09-23卷首语交通、吃饭、住宿费用,这些再普通不过的日?;ㄏ?,对异地就医家庭,尤其是肿瘤血液病患儿们来说,却可能是沉重的负担。但其实,一个温暖的床,一个干净的厨房,就足以成为他们在外的“家”。2021年11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爱心家园成立“治愈小家”项目,为异地求医患儿家庭提供临时居所和暖心服务。在每一处治愈小家里,印象最深的不是沉痛的故事,而是电饭煲冒出的阵阵热气,是厨房传出的锅铲碰撞的声音。平凡烟火最抚凡人心。在外求医时,最幸福莫过于一口家的味道。在治愈小家里,我们能看到孩子画画时眼里闪闪的光,能看到入住家庭贴在墙上的对联,能看到收拾得干净整洁的爱心厨房。他们得到爱,也付出爱,也在这样的传递中得到治愈。小淼的自述:我的童年,在与病魔作斗争在我童年最快乐的2019年,我曾经幻想着我会像很多哥哥姐姐一样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大学,学习我最喜欢的画画和舞蹈专业,过上完美幸福的生活。也是在2019年,我经常感觉到肚子痛,爸爸妈妈发现情况不对,立即带着我到上海医院去做检查,结果查出弥漫大B症。当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发现爸爸妈妈从此以后脸上笑容越来越少,家庭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了。治疗虽然非常痛苦,但我坚持下来了当时在医院一共经历了10余次化疗(具体数字已记不清),第1次化疗和第9次化疗或第10次化疗(具体数字已记不清)比较严重。化疗期间,有一个月的时间不能吃饭,每天晚上肠子黏在一起,每天都需要吹气,一吹气我就忍不住痛,一直哭,每次化疗完,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好在当时发现得早,及时治愈后出院了,那一刻我非??模⒍晕蠢闯渎讼M?,我以为终于战胜了病魔。病情连续复发,我也抱怨过、怀疑过,但我选择继续坚强因病情复发,2021年4月底,我第一次来到北京一家医院,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北京。当时病情严重,已连续住院3个多月,为了尽量节省费用,妈妈跟我住在医院,爸爸在外打零工、住集体宿舍,因为这样可以省下住宿费。2022年后再次来到北京治疗,当时是治愈小家主动联系我们。虽然只住了几天时间,但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我住院后爸爸妈妈就搬出去了。现在我已经长大,开始懂事了。我也经?;嵯胱约何渡?,看了这么久还没看好,晚上关灯后经常因为自责而偷偷哭泣。我不停地告诉自己,要坚强、要调整好心情,尽快康复,减少爸爸妈妈的负担,将来还要好好报答爸爸妈妈。非常感谢中华儿慈会小淼的爸爸说,“非常感谢中华儿慈会治愈小家项目,给我们在住院治疗期间提供了很大便利。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治好孩子的病,希望孩子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后面我想多赚钱,把治病欠的债还了?!敝谢然嶂斡〖蚁钅拷中锓隼Ь炒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每一个患病儿童,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本文作者为字节公益跳跳糖志愿者 陈楚成,内容稍有修订。截至到2022年8月底,中华儿慈会共成立三处治愈小家,为超100户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医家庭提供超过10000小时服务,100多名患病宝宝在治愈小家拥有了干净的卧室、高质量的睡眠,吃上营养健康的饭菜。世界变得更美好,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都能付出一点点。中华儿慈会爱心家园中华儿慈会爱心家园救助中心是中华儿慈会自主项目之一,旨在联动社会各界爱心力量,通过资金帮扶、生活帮扶、心理疗愈等多种方式,对困难家庭0-18岁肿瘤血液病儿童进行救助,保障肿瘤血液病儿童的生命健康权;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困难家庭肿瘤血液病儿童救助的有效路径与模式。截止2022年5月底,爱心家园救助中心募集善款总额已达5亿余元,救助大病儿童7000余人。
-
凝聚公益共识 关爱流动留守儿童 | 天使童行专项基金落地福建省5家医院2022-09-202022年9月18日,天使童行福建省5家定点医院联合授牌仪式在福州举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常务副院长傅君芬教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妇儿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正绵教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妇儿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郭敬民教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秘书长助理兼医疗健康部主任常冠男等专家领导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中华儿慈会天使童行专项基金聚焦福建省流动留守儿童生长发育事业,旨在发挥本地优势资源,以中国流动留守儿童体格发育问题为着力点,搭建合作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等,服务中国流动留守儿童体格发育促进研究和能力建设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组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是少于农民、多于工人的第二大劳动者群体。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为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导致了部分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环境以及卫生条件较差,流动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环境不尽人意,且由于流动留守儿童的家长长期在外忙于工作,往往疏于对孩子的监护和照料,孩子因长期营养不良、成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等因素,体格生长发育迟缓。流动留守儿童的体格发育问题已会成为新的儿童健康焦点问题。张正绵教授发言表示,根据全国妇联2020年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在扩大;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数量大幅增长。加强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流动留守儿童的体格发育问题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敖裉?,中华儿慈会天使童行专项基金落户福建、落户我院,是一个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将为体格发育落后的留守儿童更好地服务。”为积极响应地方疫情政策,傅君芬教授采用线上连线的方式为活动致辞。在发言中,她对天使童行专项基金进行了详尽介绍并表示,“流动留守儿童面临着家庭监管缺位、教育引导不足、喂养方式不当、亲情关爱缺失、安全意识淡薄等诸多危险隐患。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我们也经常遇到流动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偏差和心理健康异常等问题。”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也不断出台政策,要求健全流动留守儿童?;し煞ü婧椭贫忍逑?。中国流动留守儿童矮身材疾病研究和能力建设项目暨“天使童行”的落成,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相信通过推进“天使童行”,能够很好地为流动留守儿童提供生长发育监测、健康知识普及、疾病诊疗以及心理问题疏导等服务。中华儿慈会秘书长助理兼医疗健康部主任常冠男在致辞中代表基金会向所有关心儿童成长发育的专家学者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中华儿慈会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公募基金会,始终坚持“以慈为怀,从善如流,呵护未来,促进和谐”的宗旨,“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天使童行’专项基金的工作,希望用实际行动为那些矮身材流动留守儿童做出应有贡献,让这一特殊群体早日实现长高的梦想,减轻社会、家庭压力,提高生活质量?!被疃殖?,由中华儿慈会秘书长助理兼医疗健康部主任常冠男分别为5家定点医院进行授牌。各位专家老师纷纷表示,能够成为该专项基金定点医院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在今后的项目开展中,我们将积极配合工作,为福建区域,甚至于整个中国流动留守矮身材疾病研究和能力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痹诳焖俟ひ祷?、城市化的进程中,这些流动留守儿童卡在了时代隆隆前进的齿轮中。在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的环境下,开展流动留守儿童生长发育研究工作将是长期且艰巨的。此次,中华儿慈会天使童行专项基金与福建省5家定点医院携手,共同为全省儿童提供生长发育公益普查、发育监测、健康知识普及和疾病诊疗等保障服务,解决流动留守儿童生长发育心理问题,陪伴流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
做万千儿童家庭的健康守护者 | “益童陪伴”儿童食品健康守护工程助力儿童健康成长2022-09-162022年9月15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诚公益创投发展促进中心,三方正式共同发起“益童陪伴”儿童食品健康守护工程大型教育公益项目,携手助力儿童食品健康公益事业新发展。食品健康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与儿童的成长息息相关。为提升广大家庭的健康素养,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助力《健康中国2030》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食品健康公益行动,在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上,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姜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 、中诚公益创投发展促进中心理事长郭晓正式签署战略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平台优势,整合专业、行业、企业、公益、媒体等多方资源,实现跨界联动,广泛开展食品健康科普教育服务?!耙嫱惆椤倍称方】凳鼗すこ逃芍谢然帷捌鸬愎こ獭毕钅孔橥吵锕芾?,以儿童为主要目标人群,结合家庭教育的科学观念,通过亲子阅读、互动游戏、科普课堂、能力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健康科普公益服务,同时倡导“重视陪伴、有效陪伴”的项目理念,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爱的包围下健康成长。项目计划三年内开展100场进校园专题活动,举办50场线上和线下公益课堂,发放50万个健康礼包、50万套主题图书,预计惠及15个省份、30个城市、500个学校和社区,500万儿童家庭受益。保障儿童食品健康、广泛开展儿童食品健康科普教育、提升儿童及家庭的健康素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期待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加入儿童健康公益科普的行列中来,携手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中华儿慈会/中华儿慈会成立于2010年1月12日,是国家民政部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一直坚持“以慈为怀,从善如流,呵护未来,促进和谐”的理念,对困境少年儿童实施成长、医疗、教育、文体方面的帮扶,以资助和能力建设等方式支持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实施少年儿童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已募集善款49.2亿多元,帮扶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900余万名困境少年儿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成立于1980年11月,是中国食品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作为中国食品科技界的代表,参与组织影响中国食品工业与科技发展的重要决策咨询工作,是食品科技学术交流的主渠道、科普工作的主力军、民间国际交流的主要代表。先后编辑出版、合作编辑出版了《中国食品学报》、《会员通讯》、《中外食品》、《食品与机械》等。中诚公益创投发展促进中心/中诚公益创投发展促进中心成立于2014年12月,是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AAA级全国性非营利社会服务机构。多年来致力于儿童教育领域公益项目的创新和实施,推动我国青少年健康、教育、安全等领域公益项目的成长发展。曾策划,并联合相关基金会、行业组织共同发起、组织实施大型公益项目“全国儿童食品安全与健康守护行动”,该项目连续五年入选“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层面重点活动,超过28个省份、78个地区,约360万家庭直接受益。
-
“天使明眸 校园点睛工程”正式启动2022-09-14今年9月5日是第七个“中华慈善日”。9月7日上午,中华儿慈会瞳爱中心联合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在山东济南举行“天使明眸 校园点睛工程”启动仪式,共建近视防控生态圈,共同推动中国少年儿童慈善事业深入持续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点亮一双眼睛,就是点亮一个孩子的未来。作为关爱儿童青少年的眼健康行动,“天使明眸-校园点睛工程”旨在通过发挥“党政重视、部门协同、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共治”的联动关爱机制,从预防教育、医学干预、专项帮扶、硬件建设等方面,共建科学、全面、融合、可持续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共同守护孩子们的“睛”彩世界。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2019年8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王林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黎晓新教授代表双方在厦门签署“天使明眸”计划项目合作协议,共建近视防控生态圈。项目面向全国青少年儿童,推进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及各类常见眼疾救助,如斜弱视、屈光不正、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眼外伤等,以保障他们的眼健康,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疤焓姑黜奔苹┰家鞘浇刂?022年9月,“天使明眸”计划已筛查近千万人次,为200万余名学生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公益配镜3万余副,眼病救助3000余人,开展近视防控科普活动1000余场。此番“天使明眸 校园点睛工程”在山东济南启动,将推动这一惠民举措,惠及更多的儿童青少年。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负责人杨淙在启动仪式上介绍示,“天使明眸-校园点睛工程”计划覆盖20个省、市、自治区,招募万所学校,惠及千万名适龄儿童青少年,为其提供个性化“近视防控资源包”,最终形成普惠型近视防控体系。▲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负责人杨淙在“天使明眸 校园点睛工程”中,华厦眼科作为中华儿慈会瞳爱中心的爱心医院,将一如既往地给予专业医疗支持,立足眼科的特殊性,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普及爱眼护眼知识,帮助儿童青少年养成科学规范的用眼习惯;建立三级眼健康视力档案,包括一级视力动态监测、二级屈光筛查干预、三级眼轴监测干预,助力构建高效近视防控服务体系;同时,对儿童青少年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为他们的眼健康保驾护航。2019年以来,除了“天使明眸”计划,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还与华厦眼科启动了“看见2021”计划等活动,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家庭,凝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致力于在全国推进近视防控及儿童青少年各类眼疾的救助,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看见2021”计划启动现场眼健康公益项目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眼科医疗团队的专业支持。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将与华厦眼科一道,借助青少年儿童眼健康慈善光明行活动,聚焦全国青少年儿童的光明未来,也为“中国眼健康”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和少年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
-
中华儿慈会星联星“童+365计划”携手中国儿童中心,99公益日用爱守护“星星”2022-09-14丹枫迎秋,佳节同庆。在中国传统中秋佳节和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星联星联合中国儿童中心在儿童探索馆举行“童+365计划”爱星行动99公益日专场活动——“星月同辉 爱在中秋”。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姜莹,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中国儿童中心党委委员、对外交流中心主任余冬云,教育活动部部长周蕾蕾,儿童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夏蕊,儿童探索馆馆长赵雅琴,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文化体育部主任邢榆煊,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文化体育部李思思,为孩子们点亮“星月光辉”,让中秋佳节增添了爱的主旋律。“童+365计划”爱星行动2022年,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星联星联合中国儿童中心,发起“童+365计划”爱星行动公益项目,聚焦孤独症儿童家庭,以促进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合为目标,一方面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亲子自由探索体验、社会融合活动等教育服务,让更多孤独症儿童享有友好平等的校外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通过腾讯乐捐公益平台、爱星行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筹款方式,链接社会公众参与,广泛汇聚社会爱心力量。项目旨在联合多方力量,共同促进孤独症儿童的校外社会融合活动,引导社会关爱和支持更多的“星宝”家庭。为孩子们送上爱心礼物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姜莹表示,中华儿慈会一直坚持“以慈为怀,从善如流,呵护未来,促进和谐”的理念;倡导“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精神;走“民间性、资助型、合作办、全透明”的道路;从成长、教育、医疗、文体等方面,对社会上无人监管抚养的孤儿、流浪儿童、辍学学生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开展帮扶活动。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华儿慈会总募集善款达43.9亿多元,帮扶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900多万名困境少年儿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姜莹致辞结合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中华儿慈会于2021年成立了“星联星”自主品牌项目,致力于为中国0-18岁孤独症儿童提供身心发展和康复需求的帮扶?!靶橇恰币酝贫露乐⒋壬屏煊虻纳缁嶙橹夹远嘣⒄刮喝?,联动诸多孤独症NGO机构、临床科研机构、行业专家和企业爱心力量,打造一个集资源支持、专业引导、行业扶持的集群型平台。2021年,项目筹款额超千万,已累计帮扶孤独症儿童600余名。未来,项目也将与更多的爱心机构、爱心人士携手,为孤独症儿童撑起一片美好的蓝天。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表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协同共育。中国儿童中心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家国家级校外教育和儿童发展研究机构,40年来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秉承儿童优先、公益优先的原则,让每个儿童都享有公平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希望此次公益日活动能为孤独症儿童创造更加安全友好的社会融合契机,引导全社会为孤独症儿童营造更加公平和谐包容的浓厚氛围?!靶枪狻本镁蒙匀弥星锱ㄇ槲屡诨疃殖。露乐⒍爰页す餐斡肓酥谱髟卤盎ǖ频奶逖榛疃?,感受中秋节日的传统习俗;儿童探索馆的老师为孩子们开展了社会融合活动,儿童家庭在10米长卷上彩绘出形态迥异的星星,用爱与融合的光芒共同点亮璀璨“星空”,让中秋浓情温暖、久久生辉。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制作月饼孩子们在10米长卷上画出形态迥异的星星活动现场,挂满了印有“童+365计划”爱心行动项目二维码的星星贴纸,呼吁大家为孤独症儿童献出一份爱心99公益日,一起做好事,让爱与金秋交融,共同为更多“星宝们”奏响爱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