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尔·盖茨年度公开信:一路走来的九大意外2019-02-14
-
罕见病政策利好接踵来“袭” 不仅仅是减税,药价高昂仍待破解2019-02-14
-
热点观察 | 从春节聚餐看公益项目选择2019-02-14小王今年28岁,他来自东北一个靠近边境的县城。研究生毕业后在南方一家公益机构做项目官员,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相对于家乡人的经济收入还是蛮不错的。 今年春节小王一个人回家过年,懂事的女友帮他精心选购了一些当地的特产海鲜。 大年二十九那天,小王从南方兴冲冲回到了家乡边境小城,他带着对家乡的憧憬、带着女友的一片孝心、带着一箱价格不菲的海鲜。 除夕晚宴,小王把带回来的扇贝、海螺、大虾、带鱼一一做好摆上桌,他想让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享受一顿海鲜大宴。 除夕那顿饭小王一家人从室外点灯笼一直吃到春节联欢会开始,饭桌上父母准备的十个菜陆续见了盘底,唯有小王带回家的那些海鲜没人动几筷。 小王起初认为家人们不舍得吃这些“远道而来”的海鲜,便孝顺地把盘子里的海鲜夹到父母的碗里,小王父母看到儿子一个劲地劝他们吃,终于说了实话:这些东西吃不好!知道这些东西很贵、也知道你们很孝顺,可是我们吃不习惯。 从除夕年夜饭到初五小王离开家门,那些从南方背回来的海鲜一直在桌上摆上摆下,除了小王吃了几块,家里再没有人去动那些价格不菲的海鲜。 一次吃饭时小王女友要视频看看大家在吃什么,眼尖的女孩看到自己精心准备的海鲜被冷落一旁,有些不解地问小王:那么好的海鲜怎么没有人吃?你们家里人生活水平这么高?春节这几天因为吃饭这点事弄得小王有些沮丧,细心的父母看到儿子情绪低落也有些不好意思。 初四晚上,小王父母帮助他准备返回的东西,他们把在山上采摘的木耳、自己家种植的白瓜子装进包里让小王带回去给未来儿媳妇。 小王惊讶父母准备的这些东西都是女友平时喜欢愿意吃的,小王母亲看到儿子惊讶有些神秘又有些自豪地说:我们观察你们有段时间了,知道儿媳妇吃饭有木耳要养颜,吃白瓜子要保养。这些东西都准备半年了。 母亲的话让沮丧几日的小王一下子振作起来,突然间茅塞顿开,相对于父母他感到有些无地自容。 小王考大学在省城读了四年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又读了两年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就来到南方就业发展,几年下来虽有一些发展但感觉进步不大。 小王最初选择在一家服务社区的社工机构工作,这家社工机构围绕政府转,政府有什么公益创投项目他们都去参与,不管是否符合机构使命、不管是否在自己熟悉服务领域内。按照他们机构负责人的说法就是先解决吃饭问题,参与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生存需求。 两年下来小王感觉到自己一无所获,六年的专业学习没有用的上多少,他们整日忙碌的是政府项目的申请、复核、检查和评估,被动、机械地执行公益项目,弄得他们每天紧张兮兮地,没有任何创造、潜能的发挥。 这样的选择和工作导致其结果是服务对象不亲、政府部门不爱、自己工作热情不高。 让小王无法理喻的还有一些根本不明白、不清楚社会组织、公益项目的政府官员在用着行政手段管理着他们这些社工组织,在个别政府官员眼里他们这些社工组织仿佛成为了政府第三部门或者下属分支。 在返回南方的飞机上,小王由自己带回家的海鲜被冷落想到了自己所做的社会服务项目: 自己擅长的明明是残疾群体心理援助,偏偏干上了自己毫无兴趣的老年公益课堂;放弃了自己喜欢的风风火火做活动和服务对象打成一片,现在竟然像一个体制内官员整天板起脸来。 自己带回家价格不菲海鲜父母不愿意吃,是因为不习惯、不适应;自己做的社会服务项目不也是面临着服务对象不清、服务内容不明、服务结果不知的问题。 父母将女友喜欢的木耳、白瓜子带回去,是仔细、认真观察了女友的饮食习惯,这样的天然、原始东西一定会受女友的欢迎。 小王将海鲜带回家是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是自己一厢情愿的事情,其结果是冷落和沮丧;父母将他们认真准备、倾注心血的木耳、白瓜子带给女友,女友一定会欢喜不尽。 这次春节回家小王有了巨大的收获,他在父母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看到了在公益事业自己的希望: 公益项目的选择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需求,更需要满足多方的需求;任何事物不能一厢情愿,需要一拍即合。 校对 | 周家颖 编辑 | 孔羽洁 转载 | 微信(zxm6679) 合作 | 微信(fulily001)
-
政策评价 | 民政部儿童福利司设立,对儿童福利事业具里程碑意义2019-02-02
-
权威发布 |民政部“三定方案”公布(内含全文)2019-01-25
-
指尖公益 | 超4亿网友在这里做公益!2019-01-25
-
那一瞬间感动我们的孩子,现在过得怎样了?2019-01-21在云南大山里走4公里多山路来到学校教室的“冰花男孩”,穿着臃肿棉衣站在村口等候爸爸打工回家的湘西孩子,大雪中背着弟弟走山路的大凉山男孩……天寒地冻的岁月里,他们曾让无数人感动落泪。 又至岁末年初,这些孩子们过得怎么样了?生活有哪些变化? “冰花男孩”:如今上学只需走10分钟水泥路 “冰花男孩”王福满,是在去年年初突然“走红”的。这个家住云南省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村的孩子,为赶上期末考试,在零下9℃的环境中走了约1小时山路。走进教室,一张头顶冰花、脸蛋通红、衣着单薄的照片令无数网友动容。 如今,王福满再也不用走那么远山路上学了,他家从大山深处搬了出来,在路边新建了二层砖房,门口就是水泥路,只需10分钟左右,就能走到转山包村力辉苗圃希望小学。 已读四年级的王福满,没有因网络走红而受到太多影响。“老师也很注意把外界影响降到最低?!绷悦缙韵M⊙3じ逗憬樯?,王福满现在学习依旧在班上名列前茅,“数学成绩在班上排前三,五科综合成绩全班前五,目前担任班里的劳动委员,和同学们的关系也很好?!? (上图)王福满在零下9℃的天气,赶4公里多山路到学??际?。满头顶冰花、满脸通红的他被网友称为“冰花男孩”。(图片来自网络 ) (下图)升入四年级的“冰花男孩”(右一)和同学们一起晒太阳。(徐前 摄) “小福满一家人的生活都走着上坡路?!弊桨逦岬匙苤榧枪⑻嗡?,孩子父亲正在工地打工,每天收入约两百元,一家人生活都在慢慢变好。 “冰花男孩”的故事让各级政府和网友们对山区学校的环境更为关注。力辉苗圃希望小学的环境也有了很大变化。“每间教室里都增设了4个大功率的电暖器,只要学生需要,就打开供暖?!毙3じ逗闼担浠畲蟮氖茄K奚?,过去住宿条件差,且铺位少,才导致很多距学校四五公里的学生不得不走读。如今,学校已经新建了宿舍,学生的被子都是加厚的,宿舍还备有防冻疮的药品。全校130多名学生,将近一半都已经住进了学校宿舍。 1月7日下午,王福满结束了最后一门考试,正式放假了。 “3岁的等待”湘西男孩:在村里上了幼儿园 年关之时,多少离乡的人们,盼着与久别的亲人团圆。2017年初,相机定格了这样一个瞬间:一个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男孩,站在村路的尽头,等待在外打工的爸爸回家?!?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这张照片曾让无数网友泪奔。 两年过去了,昔日的男童如今5岁半,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溜豆村上幼儿园,每天和20多个孩子玩得很开心。父亲石欣告诉记者,幼儿园的孩子大部分跟自己儿子一样,都是留守儿童。 (下图)石欣的儿子(右一)在村里的幼儿园和小朋友玩耍。(石欣供图) 所幸如今互联网发展得快,外出打工的村民几乎都用微信?!坝锥袄鲜0押⒆用且黄鹜嫠5氖悠担⒌郊页の⑿湃豪?,以解我们的相思之苦。每次想儿子时,我就让老师给我多发几张儿子的照片?!笔浪?。 如今,石欣仍然干着油漆工,但他今年6月离开了原来在广州的工厂,到广东清远和老乡一起接活干。相比之前,加班少了,每月也能多挣一两千块,更重要的是他能挤出时间多回家看看儿子。2018年儿子生日时,石欣专门赶回家,带着儿子去赶集、逛县城,给儿子买了一个半人高的变形金刚。 从家里离开的时候,儿子嘟哝着小嘴,但没有哭。他只是问石欣,爸爸,你去哪?石欣说,爸爸去打工。他“哦”了一声。“儿子心里是有点小失落的,他不想让我走,但没办法?!笔浪?,父母不会用智能手机,其他亲戚有空时,石欣会与儿子微信视频聊天,儿子每次都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再过不到一个月,石欣就可以回家见到儿子了。他想能有更多时间陪孩子长大?!跋M咏】党ご?,平平安安?!笔浪?。 大凉山雪地“背弟弟”的小哥哥:家里正在建新房 2018年初,天寒地冻,大凉山9岁半的孩子吉觉吉竹,背着1岁半的弟弟冒着大雪下山,前往易地扶贫搬迁的外公家。图片《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记录的兄弟情让人泪目,易地扶贫搬迁后的新生活令人欣喜。 在贫困的大山里,许多年幼的孩子都和吉觉吉竹一样,经历了生活的重重考验与磨砺。也在国家扶贫行动中一天天成长,迎接着美好的未来。 在当地村干部的帮助下,从山上搬下来不到一个月,吉觉吉竹就顺利地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南箐乡中心学校读书了。吉觉吉竹就读四年级,读书努力,但也贪玩,学习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水平。他的小弟弟跟着母亲在家,一家人开启了新生活。 (上图)2月2日,吉觉吉竹背着弟弟下山,前往申果乡沙苦新村的外公家。 (新华社记者 田建川摄) (下图)吉觉吉竹和家人从山上搬迁后,在新家附近的学校就读。(陈坤摄) 从山上搬下来前,吉觉吉竹一家居住在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这个村海拔2800米,环境恶劣,距离县城80公里,坐班车要5个小时。随着国家脱贫攻坚的深入,大部分村民已易地搬迁到了紧邻县城的新村。吉觉吉竹一家脱贫后,脱贫不脱政策,他们仍享受到了3万元彝家新寨建房补贴。 吉觉吉竹的父亲吉足什日这几年打工,攒了点钱。2018年,他在山下购买了一户土墙房,并将土墙房拆除,在原址上修建新房,房屋占地82平方米。吉足什日说,他打算将房子建成“一楼一底”,前面有一个小院坝。如今,新房的底层已经基本完工,再过几天就要修上面一层了。 新房就在公路边上,离现在的沙苦村易地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只有200多米的距离。吉足什日说,这样很方便和村里的亲戚朋友相互走动。新房子离县城只有7公里,交通也很方便。 吉足什日说,一家人生活正越来越好。
-
数说基金会:精准扶贫,聚力前行2019-01-10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基金会作为社会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着自身组织优势、项目优势、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融入精准扶贫事业,是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帮扶资源与农村贫困人口的重要纽带,是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