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政部政研中心主任王杰秀谈民政如何参与推进共同富裕2022-10-09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民政作为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王杰秀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重大使命任务。一、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一,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先富带动后富”,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一个都不掉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重要位置,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地区的富裕,更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第二,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崭新阶段,是物质财富不断丰富、人民精神境界不断提高的社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要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实现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三,共同富裕是承认合理差距的全民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均贫富”、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更不是“劫富济贫”。努力方向是形成合理的社会差距,而不是完全消除社会差距。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不能要求所有地区、所有人同时富裕、一样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在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统计数字显示,2021年,城镇居民20%高收入组家庭与20%低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达6.13倍;农村居民20%高收入组家庭与20%低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达8.87倍。在城乡收入差距方面,随着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城乡收入比已经缩小到2021年的2.5倍,差距仍然较大。在区域发展差距方面,东中西之间、南北之间都存在明显差距,2021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7.8万元,是排位最低的甘肃2.2万元的3.5倍。第四,共同富裕是“富?!焙汀肮餐钡慕岷?。共同富裕既代表着以富裕为特征的生产力水平,又代表着以共同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关系,是“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保障,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经济增长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重要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发展的动力,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条件。从历史发展来看,贫富分化既非不可控制,贫富差距缩小也非自动发生,关键在于公共政策的选择,要通过制度设计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进展。第五,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既要防止急于求成,又要防止畏难情绪。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臼迪郑用袷杖牒褪导氏阉讲罹嗨跣〉胶侠砬?。二、充分认识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中国人民的基本理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第一,共同富裕关乎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汇聚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更比一年好。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第二,共同富裕关乎党的执政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始终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共同富裕已成为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最集中体现,要通过有效兑现共同富裕承诺,赢得人民群众更大的信任和拥护,实现社会和谐安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第三,共同富裕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盎峁健薄肮坦健笨梢源俳剩敖峁健庇胄蚀嬖谝欢ù讼顺さ墓叵?,但也非完全对立。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与结果公平短期可能存在矛盾,长期则是统一的。欧洲一些国家贫富差距较小,其全球竞争力也名列前茅。第四,共同富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同共进,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臼迪种币彩巧缁嶂饕逑执抗ǔ芍铡H?、切实发挥民政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建立科学完善的三次分配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民政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在推动共同富裕中大有可为。第一,在推进经济发展中发挥民政协同作用。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康复辅助器具等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慈善事业等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两大奇迹”,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和谐稳定才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政要通过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协同作用,为推动共同富裕贡献力量。第二,在再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再分配在缩小收入差距过程中作用巨大。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情况来看,初次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大都在0.4以上,但通过转移支付进行收入再分配后,基尼系数总体降幅达35%,大部分国家的基尼系数降至0.4以下,有的甚至低于0.3。民政部门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关工作是再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缩小贫富差距的功能。有调查研究显示,低保制度明显缩小了城乡低保家庭人均收入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具有显著的收入调节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民政要在兜好底、强基本、促普惠上下功夫,通过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兜住基本生活底线;通过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基本殡葬服务体系等履行好基本社会服务职责;通过推动民生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普惠方向发展回应群众关切,更好在再分配中发挥作用。第三,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关键作用。慈善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方式,是一种自愿性的安排,具有自主性、灵活性的优势,在弥补初次分配、再分配的缺陷和缝隙,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要通过完善政策环境、科技环境、人文环境和舆论环境,不断提高慈善事业透明化、规范化、便捷化水平,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使第三次分配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作用。第四,在精神富裕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充分挖掘民政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推动为民爱民、尊老敬老爱老、守望相助、患难相恤、乐善好施、助人自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优秀文化逐渐成为社会风尚和人民生活方式,在促进精神共同富裕中有更大作为。注:本文转自《中国社会报》2022年9月27日,作者系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
-
公益数字化:吸引多元主体参与,为社会议题贡献解决方案2022-10-09去年年底,几个95后青年以甘肃天水“麦积山容颜焦虑”为主题,策划了一组修复石窟的互动网页公益作品,参与“我是创益人”大赛后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大家纷纷通过数字化工具修图,表达对非遗文化石窟重现的热情。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催生了数字化应用,公益领域受益于数字化赋能也得到长足发展。低门槛、富场景、趣味性的公益对公众变得触手可及。一些小众的社会议题也因数字化运用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更接近公益的本质。 不久前,腾讯营销洞察联合瞭望智库发布的《2022公益行为数字化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公益人群的认知观念、公益行为和偏好等维度的洞察及分析显示,年轻化、视频化、生态化成为公益数字化发展趋势,为更多公众的数字化公益方式提供参考。 现如今,公益数字化吸纳着社会多元主体参与,部分公益平台为参与项目的输出提供场域和载体,共同向着解决社会议题方向进军。 趋势:公益数字生态圈形成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内藏着近万尊各个时期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泥塑、壁画及佛像。这座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受自然条件影响,石窟内的壁画、佛像正经历着不可逆转的风化。然而,分秒间的消逝却要以年为单位来修复,石窟?;て仍诿冀蕖?nbsp;在这场赢不了时间的比赛中,唯有利用数字化的修复技术,才能让石窟得到重生。 从2017年开始,腾讯每年推出一届“我是创益人”大赛,通过数字化工具赋能用户,提供公益平台,通过短视频、整合营销、公益设计等组别输出公益作品吸引公众公益,不少公益作品成为解决社会议题的主要推动方,一些小众议题也在社会层面被放大,引发人们关注。 95后张梦梦是一家名为“创益热狗店”的机构广告合伙人。2021年看到“我是创益人”项目后,有着广告功底的她决定和团队参赛,运用数字化技术帮助历史文物恢复面貌。 一次线下头脑风暴后,团队里突然有人想到:泥塑佛像的面部风化,是不是也有容貌焦虑?不如做一个修复裂痕的互动网页,鼓励更多人“亲自动手”帮助佛像恢复往昔的风采。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众多队友的响应,打通了“数字重生石窟”的创益逻辑。 “让人与佛像的‘需求’产生情感共鸣,公众感同身受的心理也会油然而生,参与者自然众多?!闭琶蚊稳衔?,在这个普遍容貌焦虑的年代大多数人觉得自己不够完美,都朝着社会标准化的美进发。麦积山石窟因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侵袭,让石窟也陷入了“容貌焦虑”,这种焦虑更加真实迫切。 很快,“创益热狗店”团队推出的修复裂痕互动网页引来公众参与,通过互联网连接,各地的人们拿起鼠标在线为石窟泥塑、佛像进行修整。在数字化技术驱动下,一尊佛像由众人按照重塑规则和个人理解,从不同方位和角度描绘回原貌。 态度:年龄差异人群的公益认知 截至目前,民政部批准的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已有30家。根据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发布的数据,最近三年每年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公益,2021年通过互联网募款已接近100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18%。 上述《报告》显示,年轻化、视频化、生态化等公益三大趋势持续引发关注,也反映了数字化平台对于公益事业发展的助推作用,能够鼓励更多公众及公益机构开启数字化公益尝试。 该《报告》调研样本选择了18至60岁的人群,覆盖全国一至五线城市。报告显示,有91%的人曾在网络上关注过公益活动,有80%的人曾参加过由平台发起的公益活动,对于平台做公益有较强的认知度。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公益,数字时代对公益活动组织的专业性、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号召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研将18至60岁的人群按照基本特征分为四个年龄阶段,以参与公益的三大动机、参与公益偏好的三大命题、主动获取公益信息的渠道、公益内容形式偏好等四个维度呈现出不同年龄人群对于数字化公益的态度。 报告显示,18至25岁的“新兴潜力者”,更注重“自我”,偏好以线上图文及视频内容探索公益;26至35岁的“先锋公益者”,偏好小众议题及新颖的公益形式,如互动游戏等;36至45岁的“主力践行者”,关心社会化议题,对公益组织者的权威性要求更高;45至60岁的“公益倡导者”,对公益事业认可度更高,偏好熟人社交圈分享信息。 从参与公益的动机来看,主动性的参与原因占比约为77.9%,其中回馈社会、提升社会责任感是受调研群体响应程度最高的原因。另一方面,受调研群体期待通过公益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社会公众自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整体来看,优质的公益内容是平台公益的重要抓手。 可以说,数字化改变了公众对公益捐赠的刻板印象,点赞转发、捐步集花、话题互动等新形式打破了“公益必须实际捐款捐物”的传统认知,增强互动社交性,使得社会公众对公益的距离感缩小。 如今年腾讯99公益日期间提出的“一花一梦想”项目,用户由捐赠者变成公益议题设定者,通过集花推选公益议题的新玩法,活动从用户提供的8000个公益梦想中选出16个公益议题,在99公益日期间不再通过捐钱,而是通过集花、捐花达成目标。 多元:让更多社会议题被看见 当前,特殊群体关爱、疾病救助是公众参与度最高的两类公益议题,而文化传承、科技助老、社区治理、性别平权等公益议题就显得较为缺位。《报告》发现,小众议题在受调研人群中期待值更高;数字化技术让一些平时社会关注度较小的社会议题走入大众视野,让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探寻解决方案。 这表明,在同质化的公益议题中,更需要提升公益的覆盖面,拓展宽度和广度,提升社会公众的体验感、参与感、成就感。 另外,调研数据显示,视频化公益内容更能生动、直观、真实地展现公益项目。通过公益广告、纪录片影响更多人关注公益,是公益参与者更偏好的品牌公益形式。创意与公益的结合扩大了社会公众对于公益的想象空间,让更多优质公益项目被看见。 2022年9月,蔻德罕见病关爱中心参与“我是创益人”大赛,通过机构微信视频号推出了一个名为“罕见群演”的公益视频,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由罕见病患者本色出演。虽然有着个体差异,但每一个人在片中都表达着自己的愿景,期望被社会看见。短片播出后点赞超过2.8万。 网名“大侠摄影师”表示,前几天在地铁遇到一个白化病小伙,出于本能自己退后了一步,看到公益视频以后会主动上去招呼,哪怕只是一声“你好”。 一个公益视频内容触动了用户行为的改变,形成公益实效。而数字技术恰是促成这种转变的一种重要方式,二者融合程度正在逐步加深,公益与公众的粘合度也正逐步上升。高品质、直击人心的内容以及数字化技术加持的线上线下传播组合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公益的本质, 发展:平台共创社会价值生态 好的公益内容能够让善意持续传递,同时数字技术通过在内容展现、公益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也能拉近公益与大众的距离,助力公益议题的传播和实效落地。数字化项目输出平台成为吸引公众数字化公益的重要场域,持续释放能量。 从2017年开始,腾讯每年发起一届“我是创益人”大赛,通过“公益+科技+创意”的社会化共创机制,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助推公益取得实效,激发善意持续传递。 五年间,“我是创益人”大赛吸引了5032支参赛团队、13165位创益人直接参与,孵化出240支公益广告、设计作品,经腾讯广告投放获得近100亿次曝光,总互动超过2.8亿,带动近3亿人次参与公益行动。 今年,“我是创益人”项目在中国广告协会指导下,与“中国广告业大奖——公益广告黄河奖”大赛组委会联合设立“2022黄河奖-我是创益人数字公益创意大赛”,继续集结多方力量共创公益生态,推动公益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今年该项目将打造短视频组、整合营销组及公益设计组等三个不同组别,让更多内容创作者、广告圈层、设计圈层、大专院校、公益机构等参与公益事业,创造出生动、丰富、受年轻人喜欢的公益内容,激发大众对公益项目的多样化参与形式,输出具有实效与可持续性的公益解决方案。比赛将联动微信视频号、腾讯视频、快手、哔哩哔哩、小红书等众多视频平台,可触达并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参与,有效提升公益项目的传播力与社会影响力。预计10月底,大赛各组别的获奖案例将对外公布。 “如今,数字鸿沟正在消弭,不让一个人在数字时代落伍,公益事业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动力也将更为强劲?!敝泄チ鸹崦厥槌ぱ畲貉啾硎?,“数字化与公益正在深入嵌入融合,富场景、低门槛、多创意成为数字技术助力公益事业发展的标志,让每一名公众都能享受数字化发展带来的成果,成为信息时代的标配?!保ɡ丛矗汗媸北ǎ?/div>赶紧收藏!儿童福利政策创制时间轴2022-10-09儿童福利政策创制时间轴2022年6月 国务院未保办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对加强未成年人文身治理提出相关要求。2021年12月 民政部印发《全国未成年人?;な痉断?市、区、旗)创建考核细则》,明确相关标准和细则。2021年8月 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创建的通知)对推进开展全国示范创建作出统一部署。2021年7月 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受理“跨省通办”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受理“跨省通办”工作。2021年6月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しā氛缴?将未保细化为家庭?;?、学校?;ぁ⑸缁岜;ぁ⑼绫;?、政府?;ぁ⑺痉ū;ち龇矫?。国务院未保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强未成年人?;すぷ鞯囊饧?明确了未保工作目标任务。2021年5月 民政部等14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面完成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工作。2021年1月 民政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因突发事件影响造成监护缺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工作对象和发现报告、安置照护、救助帮扶等工作流程。2020年12月 民政部会同公安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拓展了保障对象,优化了父母失联认定程序。民政部印发《收养评估办法(试行)》,明确了收养工作的评估程序、标准、责任分工。2020年3月 提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做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的救助?;すぷ鳌?019年11月 民政部等6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引导支持务工父母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2019年7月 民政部牵头组织编写《儿童督导员工作指南(指导版)》和《儿童主任工作指南(指导版)》,进一步提升基层儿童工作队伍能力水平。民政部发布《“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实施暂行办法》,对全国所有考入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孤儿发放每年1万元的孤儿助学补助。2019年6月 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孤儿保障标准纳入国家保障范围。2019年4月 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建立以儿童主任和儿童督导员为主的基层工作队伍。2018年12月 民政部制定《“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办法》,将儿童福利机构抚养的0—6岁儿童和社会散居孤儿首次全部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体系中。2018年10月 民政部发布《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这是我国首个针对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规章。2017年8月 民政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ぶ蟹⒒由缁峁ぷ髯ㄒ等瞬抛饔玫闹傅家饧罚С稚绻げ斡肱┐辶羰囟匕;ぁ?017年3月 民政部编制《受监护侵害未成年人?;すぷ髦敢?,指导各地民政部门开展受监护侵害未成年人救助保护。2016年6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监护和安置、福利服务等作出政策安排。2016年2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すぷ鞯囊饧?,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救助保护等作出顶层设计。2015年10月 民政部会同全国妇联印发《关于做好家庭暴力受害人庇护救助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做好家庭暴力受害人庇护救助工作。2015年8月 民政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工作的通知》,为维护打拐解救儿童权益提供了政策依据。2014年12月 民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建立了未成年人行政保护与司法?;は谓踊?。2014年9月 民政部制发《关于规范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和社会散居孤儿收养工作的意见》,对做好两类儿童收养工作提出要求。2013年12月 民政部修订《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行业标准,完善了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和服务相关标准和要求。2013年5月 民政部发布《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会?;な缘愎ぷ鞯耐ㄖ肥状谓镏椭С治闯赡耆擞行вΧ浴凹彝ゼ嗷だЬ澈统沙ふ习惫ぷ髂扇胝霸鸱段?。民政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弃婴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对弃婴的规范管理、源头治理、部门职责分工。2012年10月 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发放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的通知》,为携带艾滋病病毒及患有艾滋病的儿童,参照当地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来源:中国社会报喜迎二十大 | 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回顾(一)2022-10-09来源: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社会公益力量被广泛动员2022-09-27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扶贫减贫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在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广大社会公益力量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被广泛动员参与其中?! ?020年年底,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社会公益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0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代来临,社会公益力量的作用再一次获得认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成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主要原则之一。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党和国家为社会公益力量指明了方向,做什么、怎么做都有着清晰的答案,社会公益力量大有可为!社会组织的重要责任 参与脱贫攻坚,既是社会组织的重要责任,又是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重要体现,更是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舞台和现实途径?! ∧敲矗缁嶙橹谕哑豆ゼ嶂芯烤褂Ω米鍪裁?? 2017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明确了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六大重点领域,包括参与产业扶贫、参与教育扶贫、参与健康扶贫、参与异地扶贫搬迁、倡导志愿扶贫、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其他扶贫行动?! 锻ㄖ坊骨康鳎院褪〖渡缁嶙橹巧缁嶙橹斡胪哑豆ゼ岬闹髁?,要支持全国性和省级社会组织通过设立慈善信托、实施扶贫项目、结对帮扶、捐赠款物、消费扶贫、资助贫困地区公益慈善组织等方式,参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 ?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具体包括: 实施全国性社会组织参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三区计划”“服务机构牵手计划”“教育对口扶贫计划”,为贫困人口提供生计发展、能力提升、心理支持等专业服务?! ⊥被固岢?,动员组织各类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服务。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系列行动计划,支持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力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激励各类企业参与 企业是社会公益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在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就提出,要大力倡导民营企业扶贫。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参与扶贫开发,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01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工商联系统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 《全国工商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光彩会关于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帮扶方式,具体包括开展产业扶贫、开展就业扶贫、开展公益扶贫三种?! ?018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要落实国有企业精准扶贫责任,通过发展产业、对接市场、安置就业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鼓励有条件的大型民营企业通过设立扶贫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参与脱贫攻坚。持续开展“光彩行”活动,提高精准扶贫成效?! 豆裨喊旃赜谏钊肟瓜逊銎吨Υ蛴哑豆ゼ嵴降闹傅家饧吩蛞螅泵裼笠档壬缁崃α坎斡胂逊銎?。将消费扶贫纳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鼓励民营企业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广泛动员参与乡村振兴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成为主要原则之一?! 兑饧非康?,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敲矗缁崃α烤咛蹇梢宰鍪裁茨??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力量合力推进,重点是引导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薄 ∩缁嶙橹矫?,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了《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加快建设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对接平台,认真做好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大力培育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组织,着力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帮扶合作机制,持续优化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支持体系。 要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启动一批社会组织帮扶合作重点项目,打造一批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的特色品牌,推广一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的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渡缁嶙橹ο绱逭裥俗ㄏ钚卸桨浮吩蚪徊矫魅妨松缁嶙橹娜钪氐闳挝瘢骸 ∫皇墙岫园锓龉蚁绱逭裥酥氐阆兀中掏卣雇哑豆ゼ岢晒?。二是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打造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品牌。三是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开展社会组织乡村行活动?! ∑笠捣矫?,农业农村部等八部委出台了《关于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组织民营企业大力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以产业振兴为重要基础,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行动的具体内容包括: 一是巩固拓展“万企帮万村”成果。要在继续保持原“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结对帮扶关系总体稳定的前提下,真正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二是开展“回报家乡”专项行动。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以及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六个方面,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丰硕成果回报家乡、造福桑梓?! ∪嵌鞑啃骱推渌疃?。引导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到西部地区开展帮扶,鼓励民营企业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公益基金等,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和公益帮扶等?! 〈哟蛴哑豆ゼ嵴降饺嫱平绱逭裥?,在党和国家的支持引导下,社会公益力量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向着新的胜利进发。(来源:公益时报)为了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儿童福利与未成年人?;すぷ髀醭黾崾挡椒?/div>2022-09-27儿童福利是民政部门一项传统业务,是体现民生温度的重要工作,事关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すぷ髦匾甘九揪瘢险婀岢孤涫档持醒?、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各级民政部门共同努力,攻坚克难,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推动儿童福利工作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在甘肃,儿童主任们定期上门入户走访湖南省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与儿童一起做游戏孤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随着国家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逐步提升,我国孤儿数量锐减,从2011年的61万下降到2021年的17.2万。201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对孤儿的基本生活、教育、医疗、成年后的就业安置、住房等作出制度性安排。以此为基础,孤儿保障工作呈现出五个方面特点:一是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提标。截至2021年年底,机构内集中养育孤儿平均保障标准已从2012年的每人每月972元提高到1697.4元;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已从2012年的每人每月703元提高到1257.2元。二是保障对象和范围实现扩面。十年来,儿童福利保障对象从弃婴、孤儿覆盖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福利保障的内容从基本生活保障覆盖到康复、医疗、教育等综合保障。三是保障方式实现多渠道补充。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和“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通过中央彩票公益金保障孤儿受教育权,为病残孤儿提供手术治疗和康复服务。四是孤儿养育模式实现历史性跨越。2021年,民政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现儿童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会工作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孤儿保障专业化水平。五是促进孤弃儿童“回归”家庭。收养是帮助儿童回归家庭的有效途径。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要求,民政部印发《收养评估办法(试行)》。完善收养制度机制,倡导各地探索建立鼓励国内家庭收养机构内病残儿童的支持服务政策。贯彻“放管服”改革精神,不断简化优化收养证明事项。推动“互联网+收养服务”,着手建设全国儿童收养便民服务信息系统。强化收养登记机关依法履职意识,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为孤儿、弃婴回归家庭社会、重获父母关爱、得以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切实维护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四川省宜宾市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しā沸闯赡耆吮;ぢ跞胄抡鞒痰车氖舜笠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すぷ鞯囊饧返日呶募?,有效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020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しā氛桨洳?,条文从72条增加到132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未成年人?;すぷ餍骰啤?,将未成年人?;すぷ飨富彝ケ;?、学校?;ぁ⑸缁岜;?、网络?;ぁ⒄;?、司法?;ち龇矫?,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法治基础更加坚实。一是推动成立未保领导小组。2021年4月,国务院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未成年人?;すぷ鞯耐吵?、协调、督促和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部。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全部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委员会)。一个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等六个方面共同发力来?;ざ拇蟾窬只拘纬伞6羌忧慷ゲ闵杓乒婊?。国务院未成年人?;すぷ髁斓夹∽橛》ⅰ豆赜诩忧课闯赡耆吮;すぷ鞯囊饧罚贫?021年工作要点,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各成员单位推动制订、修订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教育法、个人信息?;しǖ确煞ü?,制定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等多个国家层面的工作规划。三是推动六大?;び行涫?。强化家庭?;ひ馐?,民政部联合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为符合条件家庭及时提供生活救助、就业帮扶、住房保障、爱心托管等帮助支持。学校?;じ由钊?,推动实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脱贫家庭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历史性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网络?;ぴ悼?,多部门持续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治理,建立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开展网络普法宣传活动。政府?;げ欢虾皇担平@褂呕嶂屎痛葱伦透咧柿糠⒄?,做好流浪乞讨和因突发事件影响造成监护缺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国务院未保办会同14部门研究制定《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规定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山西省临汾市社会福利院新院区图书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一是坚持高位谋划推动。推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各省级、地市级、县级层面普遍建立了由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牵头的领导协调机制。2019年,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自主持召开有关专题会议,对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2021年5月,国务院成立未成年人?;すぷ髁斓夹∽?,进一步加强对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在内的全体未成年人?;すぷ鞯耐吵?、协调、督促和指导。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层面未成年人?;すぷ餍骰埔讶扛哺恰6羌忧空咧贫壬杓?。2016年,民政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すぷ鞯囊饧?gt;的通知》, 明确各级民政部门职责要求,部署贯彻落实的重点工作任务。2019年,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为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持续开展关爱?;ば卸?。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ぷㄏ钚卸酱俾涫导彝ゼ嗷?、控辍保学责任;会同国资委连续5年指导中国建筑集团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累计参与活动人数超过900万人。部署开展“儿童福利信息动态管理精准化提升年”专项行动、“政策宣讲进村(居)”等活动,指导儿童主任定期开展服务对象信息摸排、走访慰问等工作。四是持续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建设。将儿童主任队伍建设培训情况作为每年对地方儿童福利领域相关工作开展评估的重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儿童主任岗位津贴补贴制度,完善绩效激励机制,增强儿童主任队伍的专业性、稳定性。通过印发相关工作手册、案例汇编等方式,指导基层民政部门开展儿童主任队伍专业培训,着力提升儿童主任队伍能力素质。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配备儿童督导员5.5万名、儿童主任66.7万名,基本实现全覆盖。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加强儿童主任队伍建设,指导广大儿童主任认真落实职责要求,及时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和寒暑假等关键节点,定期入户走访摸排,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监护情况、帮扶需求,及时提供关爱服务。来源:中国社会报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国家卫健委发布新规范2022-09-26孤独症儿童很少主动与他人对视,不爱与外界接触犹如天上星星,一人一世界因此,他们也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要求各地为辖区内常住的6岁以下儿童提供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一起拥抱“星星的孩子”!孤独症,一个世界难题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不清,一般起病于3岁前,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据统计,全球大概有超7000万人正遭受孤独症的困扰,约合每160名儿童中,就有1人患病。我国孤独症患者可能超1000万,其中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0到14岁的儿童患者数量可能超200万。孤独症已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儿童精神疾病第一位。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日”。自2012年4月2日起,全球六大洲的30多个国家超过1400栋地标性建筑物都会在这一天点亮蓝灯,以唤醒社会对孤独症问题的重视?!?022年4月2日,南昌红谷滩区的高楼点亮蓝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目前,儿童孤独症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儿症状。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家长需警惕是否是孤独症的预警信号,尽快带孩子进行筛查。一岁时还没有牙牙学语。不会指示,不会用肢体语言表示需求。16个月还不会发单音,两岁还不会发两个字的音。对叫名字没有反应,有时又好像是听力有问题。语言和社交技能退步,没有目光对视。好像总不知道玩具的正确玩法。将物体按照固定的方式排列。迷恋单一玩具或物品。不会笑。同时,近日发布的《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中,也明确要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初筛服务,为0~6岁儿童提供11次心理行为发育初筛服务。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复筛服务,定期统计辖区内复筛异常儿童数量及相关信息,汇总上报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由综合医院儿科、精神专科医院儿科、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具有孤独症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儿童孤独症诊断服务。由具有儿童孤独症干预康复能力的特殊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的儿科和有资质的儿童心理康复机构等承担干预康复训练,帮助孤独症儿童实现就近就便干预。△2022年3月29日,在安徽阜阳颍州区翔飞特殊教育学校内,老师、家长和孤独症孩子一起做互助游戏。家长是孩子孤独症最好的治疗师目前,儿童孤独症的研究和实践呈现出“发展并维持以家庭为中心”的趋势,逐渐开始将孤独症儿童的父母转变为治疗师的角色,并让父母在早期筛查、干预实施过程和干预效果维持等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对家长而言,有哪些具体可行的治疗方法呢?△今年17岁的娄家源患有自闭症,用一年时间在冰雪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获得全国特奥冬季项目男子越野滑雪项目的银牌。明白他们的感知往往是混乱无序的。很多孤独症患儿存在感知觉失调,当他们突然烦躁不安或大发脾气时,可能不是无理取闹,只是不喜欢某种声音。区分他们的“我不想做”和“我不能做”。很多时候孤独症患儿不是不听话,而是没有完全听懂家长的要求或指令。当家长把指令分解开时,可能会发现孩子其实可以做到。别把他们看作“死板思维者”。人们语言当中的比喻、暗示、双关语、冷嘲热讽等,对孤独症患儿来说,理解起来是困难的,请理解他们。保持耐心。孤独症患儿掌握词汇量有限,语言表达存在困难,家长应理解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并耐心纠正。关注和培养他们能够做到的事情。孤独症患儿发展不平衡是很常见的,甚至部分患儿在某些方面的天赋可能远胜常人。家长要努力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重培养,发挥长处。帮助他们学习社会交往。很多孤独症患儿社会交往少,不是因为他们不愿交往,而是不知道怎么做。因此,家长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辅助尤为重要。愿所有来自“星星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健康成长走出孤独,走向阳光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综合健康中国等民政工作这十年 · 儿童福利篇2022-09-23孤儿保障方面 一是切实加强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饔泄夭棵盘岣吖露旧罘驯曜迹?019年起,提高中央财政补助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提高幅度达50%。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孤儿16.9万人,其中集中养育孤儿5.2万人,社会散居孤儿11.7万人,全国集中养育孤儿平均保障标准为1728.2元/人·月,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为1288元/人·月。 二是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制度。自2020年1月1日开始,在国家层面首次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2019年,民政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等部门和单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按照与当地孤儿保障标准相衔接的原则确定补贴标准,参照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办法确定发放方式。2020年,民政部会同公安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拓展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优化失联认定流程。全国已有34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被纳入保障范围,标准参照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补贴,每人每月平均1288元。 三是开展孤儿助医助学工作。启动“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使用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为残疾孤儿开展康复救治工作,为残疾孤儿开展手术治疗和康复近22.3万人次。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使用中央彩票公益金,对全国所有18周岁以上考入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普通全日制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孤儿,给予每人每学年1万元的补助,切实保障了孤儿受教育的权利。2019-2021年共安排资金8.04亿元,受益孤儿8.04万人次?! ∷氖峭贫露?、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首次正式纳入价格临时补贴范围?;敕⒄垢母镂筒普空⌒鳎啻喂低?,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纳入保障范围,这是首次将上述三类群体正式纳入补贴范围?! ∥迨强构露?、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受理“跨省通办”工作。2021年,印发《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受理“跨省通办”工作的通知》,自6月30日起正式开通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受理“跨省通办”??ê?,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采取任意地受理申请,户籍地负责审核的形式办理,申请人申请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可以向全国范围内任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不受户籍地限制。要求各地按照异地代收代办方式,统一使用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受理认定申请,并推动建立数据比对和共享机制,为开展认定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切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满足广大群众异地办事需求?! ×峭平@褂呕嶂蚀葱伦透咧柿糠⒄埂?021年5月,民政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兑饧妨⒆阈路⒄菇锥?,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着眼构建更加专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新时代儿童福利工作体系,部署“十四五”期间省、市级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实现儿童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会工作一体化发展,集中服务辖区内民政部门长期监护的所有儿童;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创新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建立、巩固基层阵地。未成年人?;すぷ鞣矫娴车氖舜笠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未成年人?;すぷ髯鞒鲋匾甘九?,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すぷ鞯囊饧返日呶募?,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关于撤销监护侵害人监护权、家庭暴力受害人庇护救助、加强社工人才建设、健全关爱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效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020年10月17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しā氛桨洳迹跷拇?2条增加到132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将未成年人?;すぷ飨富彝ケ;?、学校保护、社会?;?、网络?;?、政府?;?、司法?;ち龇矫?,未成年人?;すぷ鞣ㄖ位「蛹崾?。2021年4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未成年人?;すぷ髁斓夹∽?,全面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孙春兰副总理任组长,王勇国务委员、赵克志国务委员等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民政部。召开了两次国务院未成年人?;すぷ髁斓夹∽槿寤嵋?,印发了《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すぷ鞯囊饧返任募H丶兑陨先嗣裾拷⒘说痴涸鹜厩M返奈闯赡耆吮;すぷ髁斓夹∽椋ㄎ被幔?,未成年人?;すぷ饕丫跞氲搅巳碌姆⒄菇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し矫妗 〉车氖舜笠岳?,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すぷ髦匾局甘揪瘢峋龉岢孤涫档持醒?、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立足部门职责,深入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すぷ?,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让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享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主要做了5个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制度。2016年,民政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すぷ鞯囊饧档耐ㄖ罚魅妨烁骷睹裾棵胖霸?,部署贯彻落实《意见》的重点工作。2019年,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为构建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为主要阵地、以儿童主任和儿童督导员为基层工作队伍、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墙∪ぷ餍骰?。推动各地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すぷ餍骰?,各省级、地市级、县级层面普遍建立了党委、政府有关领导牵头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 ∪羌忧啃畔⒍芾怼?016年,民政部会同教育部、公安部进行了首次留守儿童摸底排查。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儿童福利信息动态管理精准化提升年”专项行动,进一步摸清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关爱服务对象底数?! ∷氖羌忧炕愣ぷ鞫游榻ㄉ琛T诖澹ň樱┮患渡枇⒍魅危谙缯颍ń值溃┮患渡枇⒍降荚?,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进行入户走访、情况核查、信息登记、关爱服务。截至目前,全国共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5.5万名,村(居)儿童主任66.7万名,基本实现全覆盖?! ∥迨强构匕;ぷㄏ钚卸?。近年来,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帮助落实家庭监护、强制报告、落户登记、控辍保学等责任;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为外出务工父母及其家庭提供政策宣讲和监护指导,覆盖31个?。ㄇ?、市),走进500余个项目工地,累计参与人数达900余万人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ぁ罢咝步澹ň樱被疃?,充分调动、发挥儿童主任等基层工作队伍作用,引导监护人及受委托照料人切实履行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来源:中国民政微信公众号